查看原文
其他

穿越巴尔干7:波黑,从莫斯塔尔到萨拉热窝

徐老游 徐老游2 2023-09-08

5月9日一早离开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乘坐大巴前往波黑莫斯塔尔。不到二百公里走了五六个小时,之所以慢,一是因为要过边境,从杜布罗夫尼克到莫斯塔尔两次出入境;二是大巴不是直达两个城市,而是路过的城市都要进站停车上下客,三是山路,不是高速公路。

到达莫斯塔尔已是中午,天在下雨有些阴冷。一下车就有妇女带着小孩围着伸手要钱,感觉很不好。
考虑后续行程,决定在莫斯塔尔住两晚,第二天乘坐火车前往萨拉热窝,火车站紧挨着汽车站,走进车站大厅恍如回到了三四十年前的我国边城小站,大厅很大,有些昏暗,空荡荡的,找了两圈没有找到售票窗口,问了旁边打台球的小伙子才找到,窗口关闭写着中午休息,下午两点上班。
为了出行方便酒店定在老城离车站不远的地方,虽然下着雨,还是徒步前往。路边不少破旧的建筑,战争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很难想象这就是黑塞哥维纳地区最大的中心都市,这几乎是我见过的欧洲最破败萧条的城市了,甚至远不如阿尔巴尼亚。后来离开时大巴穿过城市的另一部分基督教区,才看到了这座城市干净美丽颇具规模的一面。
放好行李步行几分钟就进入老城区,很快就看到了老桥。实际上吸引我来莫斯塔尔的正是这座老桥。只需要看一眼,它的美丽便会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里。我不得不承认,这座石桥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桥之一。著名的土耳其旅行家 Evliya Celebi 在17世纪形容老桥:
桥从一个悬崖延伸至另一个悬崖,就像空中的彩虹。

这座充满神奇的老桥当地人称之为Stari Most, Most意为桥,这座城市名称的意思就是桥。它由苏丹索利曼大帝(Soliman the Magnificent)委托土耳其建筑师哈杰鲁丁(Hajrudin)建造,1566年正式完工。这座桥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建造师哈杰鲁丁(Hajrudin)为了证明它的绝对可靠性和安全性,他在桥下呆了了三天三夜。以此来向世人证明这座桥是固若金汤的,安全的。几百年过去,这座桥经受住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可它却没能经受住人类的炮弹。

1993年,波黑战争期间,老桥受到定点轰炸导致桥梁受损严重。战争结束后重建工作持续了近十年。2005年7月,老桥和整个老城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选一个河边的位置,坐下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静静地感受老桥的美丽

古桥横跨在涅雷特瓦河上,曾连接着东部的穆斯林和西部的基督教徒,鹅卵石铺就的大街,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店铺,遍布奥斯曼风格的石头房子和清真寺。如今在老桥的两侧感受到的都是浓浓的奥斯曼土耳其的风格。
除了老桥和老城,莫斯塔尔周边还有不少人文和自然景观,雨越下越大,天气阴冷,只好放弃,买好萨拉热窝的火车票后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天气不错,火车很新,很像德国的车厢,高大宽敞,列车显示最高时速达到100,不过因为全是山地,列车穿行在隧道峡谷间,大多数时间时速很难超过50,两个小时后到达波黑首都、巴尔干历史名城——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因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欧洲火药库”,二战后欧洲最激烈的局部冲突——波黑战争更使其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如今因为多种族多宗教共存而获得“欧洲耶路撒冷”之称。
而对于很多人,还因为一部1973年引进的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那个年代,这部电影家喻户晓。有的人看过不只一遍,甚至十余遍。
还记得这熟悉的台词吗?

空气在颤抖,

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

暴风雨就要来了。

现如今,近50年过去,这座再度饱经战火洗礼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萨拉热窝,我来了。

火车站前的有轨电车,萨拉热窝是巴尔干最早有城市有轨电车城市,如今有轨电车依然是城市的重要的交通工具。虽然电车可以直达老城,还是选择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城市街道整洁,楼房高大,能明显感觉出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路过两座古老的清真寺,穿过一个街道来到来到这座黄色大楼,门口有警卫人员,谷歌地图显示是区政府办公楼,后来上网查了才知道这就是波黑主席团办公楼。波黑主席团由三人所组成,每人各属一个民族(波什尼亚克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任期为四年,四年中每人轮流就任八个月主席团主席的职位。主席团成员由人民直选,其中波黑联邦选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成员,塞族共和国选出塞尔维亚人成员。主席团提名部长会议主席,由议会通过。部长会议主席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政府首脑。
大楼前开满了野花的如地毯般的草坪上遛狗的男孩
用鲜花扎成的心形门,好像是举办什么活动留下的
继续南行,来到河边,左侧是萨拉热窝大学
沿河前行不久就到了拉丁桥,当年,就在这座桥旁,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刺杀,由此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继续沿河前行就到了Vijećnicas市政厅,是奥匈帝国占领萨拉热窝时期建造的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是东西方完美的建筑结合,后来为萨拉热窝政府所在地。二战后,作为为波黑国立大学图书馆。

波黑战争期间,市政厅被炮弹击中,近90%的图书馆藏被烧毁殆尽,重建于1996年进行,并于2014年5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后的市政厅精美华丽,除了萨拉热窝历史,还有关于波黑战争的专门展厅。
从拉丁桥到市政厅北边的区域就是萨拉热窝老城最热闹的地方,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清真寺、钟楼、老市集都在这里。
建于1540年左右的贝格交易市场保存完好,附近就是贝格伊斯兰学院,清真寺和钟楼。
如果重温《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你会发现,似乎回到了电影的剧情中。这一切的场景都仿佛昨日重现般出现在眼前,与四十年前相比,这里好像没有过什么变化。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时间博物馆,眼前的一切,不仅是老街道老建筑,更是一段完整的旧日时光。
电影里,老钟表匠谢德在情势危急、来不及通知瓦尔特的情况下,毅然单刀赴会前往“假瓦尔特”设下的陷阱,以自我的牺牲保全了瓦尔特和抵抗组织火种。他们约会的地点就是这座清真寺
清真寺旁边不远处,就是瓦尔特从滑绳而下撤走的那座钟楼。这座钟楼建于1667年,在历经战火的萨拉热窝,它依旧如电影里一样,庄严而挺拔。
整片区域就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大集市,商铺林立,遍布饭馆和咖啡馆,随处可见清真寺,散发着浓郁的奥斯曼土耳其风味,仿佛到了伊斯坦布尔。

偶然间碰到了保卫过瓦尔特的铜匠铺,中文写着这里就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拍摄地,现在的老板是电影中铜匠的儿子。虽然已经买了一套铜壶,决定还是再买一件,老板很高兴,当场为我们刻上了日期。一件颇有意义的纪念品。
瑟比利喷泉是一个奥斯曼风格的木式建筑,广场周边是紧挨着的一个个市场,在黄金时代,这里不仅是萨拉热窝的经济中心,也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贸易中心,拥有大约12,000家商店,甚至还有来自佛罗伦萨,威尼斯,杜布罗夫尼克的商人建立的贸易区。
围绕喷泉的广场是老城的交通要道,也是各路有轨电车的汇集地
从瑟比利喷泉东北方向,沿着路上坡走十几分钟就到了黄堡,电影中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希败退萨拉热窝时,正是在这里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

看,这座城市,

他,就是瓦尔特!


站在黄堡之上,可以将整个老城区尽收眼底。
随手一拍,全是我国游客。
萨拉热窝最大的穆斯林墓地也出现在眼前,其实上山过程中就沿着墓地,一块块崭新的墓碑十分震慑人心。
我瞬间想起了站在橄揽山上俯瞰耶路撒冷古城的情景,古城外的山坡上也是千百年来密密麻麻的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信徒的坟墓,他们是为了末日审判来临时早日升入天堂,眼前这些又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这些墓碑里有多少人是死于波黑战争。我只知道在那场战争中萨拉热窝被围城1125天,11,541人死亡,其中超过1,500人是儿童。

令人唏嘘的是,《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两部影片的功勋导演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共执导过40部电影,编写过20多部电影剧本。1992年7月11日,在波黑战争中,克尔瓦瓦茨在战乱中因饥饿在萨拉热窝死去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

高高的山岗。


今日的萨拉热窝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并显得生机勃勃,各处都在建设现代的办公楼和高层建筑,是波黑发展最快的城市。旅游权威杂志《Lonely Planet》曾在2016年就将“最物有所值旅行地”的第一名颁发给波黑。
然而在战争中的相互屠杀,给波斯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留下了无法抹灭的隔阂和心结。根据1995年11月21日签署的岱顿协定,波黑境内被区分为两个政治实体: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共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联邦和塞尔维亚人的塞族共和国在国内并立,双方各自统领一半的国土,各自有着各自的主权、军队、警察及高度的分权化。
在这块千百年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直接对话的前沿土地上,冲突并没有因为和平的到来而消失。


点击查看:
周有光: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
2014西游罗马记
2019漫游东北8:在五大连池,被火山震撼
奉节,不完美的三峡之旅
老游日记:犍为,一个来之前一直叫错名字的地方


关 注 徐 老 游
跟 着 老 徐 看 世 界

喜欢别忘点在看
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